【语录1】   中国式品牌战略,基本上是战略防御,
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战术进攻。
  
〖解析〗          脱离国情讲品牌,就象跳出了生活谈感情,都是不可信的。这也是许多4A公司折戟中国的根源所在。
我们中国品牌的国情是什么?
        以弱敌强。——大多数的本土品牌与外国知名品牌相比,是“小巫见大巫”;大多数的品牌个体与本行业竞争者的整体相比,是“胳膊扭不过大腿”。
        “以弱敌强”的国情就决定了中国式品牌战略,基本上是战略防御,也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战术进攻。
        战略防御是中国品牌应该放在第一位考虑的。“战略防御”,就是:统筹全局,不争第一。古人讲:高筑墙,缓称王。在实力不足与敌的形势下,要做好自己,不要企图挑战整个行业,不要直接暴露自己,成为众矢之的。“业内某领域第一”的大旗固然可以使品牌迅速站住“山头”,可是如果这样的定位能赢得丰厚利益,更强者、跟随者蜂拥而至的时候,“攻得下却也未必能守得住”。
        某食品企业将自身的品牌价值定位为“在行业中占据‘不含防腐剂等添加剂’小类中的第一位置”。 由于攻击性的定位直接得罪全行业(也正如金威啤酒当年宣称“不含甲醛”直接得罪全行业),企业每传播一次都得拼费用,在终端遭到行业所有企业的“重点对待”;而由于消费者“麻木”,“不含防腐剂等添加剂”也难以动人。可见,不考虑自身实力的盲目进攻,最终导致的必是失败。
        战略防御也并不是人云亦云、拾人牙慧,而是在实力不敌的形势下采取的明智选择。战略防御是与战术进攻分不开的。“有利条件下的战术进攻”,就是:立足产品优势,转换切入角度,打造资源联盟。在产品确实具备某方面优势的前提下,要换一种角度看问题,从而策略性的把产品优势转化为品牌的价值,而这个价值是以整合社会资源、求得和谐发展环境为目的的,所以要考虑到社会公众、服务对象、企业内部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利益趋向。
        还是前面的那家食品企业,后来该食品品牌的价值点改为“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食品添加剂”,赢得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支持。由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,整合到了当地食品协会、政策专家、技术专家的资源,初步形成了对中小经销商、中小零售终端的号召力;由于“减少使用甚至不使用食品添加剂”对许多特殊人群有吸引力,与各个大卖场协作,结合季节、节日等因素,不断推出“主题促销”活动,不仅减少试验地区的“进场费”等不必要的开支,还由于帮助合作的大卖场积聚人气、提升大卖场的品牌形象,而得到特殊“照顾”。与竞争品牌的经销商,也展开互利互惠的、临时性的“项目合作”;客户走进“四海之内皆兄弟”的江湖, “渠道战略大同盟”初步成型,投入减少,渠道信心反而提高,产品也很快成为当地“第一品牌”。
        由此可见,中国品牌的成功必须以中国国情为基础。立足国情,品牌战略要“谦”;谋求发展,品牌战术要“和”。谦和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是一种明智。
〖点评〗   落后就要挨打,不想挨打就躲起来。  
   
【语录2】   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。  
〖解析〗  

      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,通常要面对“敌人不确定”的问题。一个产品刚刚诞生,走向市场马上面临的就是竞争,而通常的困惑是不能明确指出竞争对手是谁。没有固定的对手,就意味着所有同行都有可能是竞争对手。怎么办?

        我们从毛泽东战略思想中汲取了灵感,敌人不确定,那么,“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”,我就坚持一点,坚持我的角度和品牌优势。因为这就是我最大的斗争资本。
        有人说脑白金不就是定位于保健礼品吗?有什么了不起?坚持就是了不起!“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脑白金”,喊了多少年了,还在喊!就象郭靖和别人“对锤”,管你什么招数,我就是一招“神龙摆尾”,你就是惹不起。后来,“黄金搭档”出来了,也喊“送礼”,整天整夜地喊。“脑白金”,这下你该歇着了吧?正当大家纷纷庆贺“审丑疲劳”稍减的时候,史玉柱在背后大笑:HIA…HIA…HIA…HIA…,“黄金搭档”也是洒家的品牌!
        黄金搭档,其实更象脑白金的“搭档”,双品牌运作,在市场及广告中遥相呼应。国人一时间送礼只选这两样。而其他品牌的跟进都成了“东施效颦”。这就是“你的你的,我打我的”这一战略的无敌之处。 
  〖点评〗     品牌定位,就是以我为主,任尔东南西北风,我自岿然不动!坚持就是胜利!   
   

 

品牌形象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主体!

品牌形象是构成企业无形资产的主体。通过标识、画册、包装、展示等形式传达信息,超越文字、语言、地域和国度的企业语言,成功的运用将增加在行业中的竞争力,为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奠定基础。